[自傳]我的家
 

這不是一部小說
是一段真實的故事……


  我出生在一個平凡純樸的村落,附近沒有大廈、商業大樓,只有幾戶矮平房。家門前,窄窄的柏油路,僅能讓一台轎車通過,因此來向和去向皆得讓讓。

  我的家40坪大,雖然不是豪華大宅,但總也有個前廳後院的,前廳是我們拜拜的地方,紅紅的燈光成了我小時候最大的印象,以前媽媽有時會在那裡拿著香念念有詞。餐廳小小的,但還擠得下我們這一家子,客廳是木頭地板,我們一家人常窩在那裡看電視,客廳窗子打開,便是我們家的「後院」,大約八、九坪大,住著八隻曾經流浪的小狗,外頭停著一輛我家的發財車,那是我們家的生財工具。

  那時媽媽從事保險業務、保全整鈔工作,爸爸則開著發財車到竹林山觀音寺販售一些零嘴、燒酒螺和醃芭樂等。小二時,曾一度搬家,開一家頗大的自助餐,一家人卻住在小小的鐵皮屋,也許是經營不善吧,小三又搬回我們位於中正路的家。小時的生活雖不富裕,但也還衣食無虞。


小四那一年……


  懵懵懂懂的,我知道媽媽和爸爸要分開了,才開始對於「離婚」這個詞,有了些許的認識。好像巴不得快點分開一樣,很快地,小四暑假我是在新家過的,舊的房子賣掉了,我還記得爸媽都拿著一疊鈔票,從此就分道揚鑣了。

  小五時,現在的爸爸和媽媽公證結婚了,還到處玩了幾天,我想那是他們的蜜月旅行吧!帶著小孩的蜜月旅行。

  我們的生活平順地過了幾年,但卻在高中之後,逐漸變了調。媽媽身體狀況不佳,爸爸較為揮霍,還有好多好多原因,家庭經濟也變得較為吃緊,高一媽媽貸款買了新屋,因為媽媽說繳租金寧可繳貸款,繳久了房子才會是自己的。這次的家很小,實際坪數約20坪多(不含車位),前廳後院沒了,只有一個小小的客廳和三間小房間,住到現在也都還能習慣。

  那2年,雖然沒有很好的生活,但偶爾也還能出去旅遊。


很快地,我大學了。


  考上花蓮教育大學後,很高興,但我擔心給家裡帶來負擔,媽媽也時常提醒我別亂花錢,於是一個學期一萬元是我的上限,且還需盡力打工。我以為這樣就夠了,其實根本不夠,媽媽自從手受傷,沒有工作,爸爸公司薪水變低,就是這幾個月來,家中經濟急轉直下,我們面臨了許多問題。



  別人存錢是為了想滿足物慾,想出國旅遊;我存錢是為了負債,我身邊卻沒有一個人能了解……
















by兔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lita 粉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